【资料图】
一个针线簸竟然价值10万元,让很多市民“大开眼界”。在刚刚闭幕的第二届中国(武汉)文化旅游博览会上,湖北科技学院布谷鸟团队带来的竹编制品吸引大量观众驻足,再次“出圈”。
“不要小看这个针线簸,看似普通,做起来非常复杂,不仅涉及材料和工艺,还要有足够经验和耐心。”参展商李林涛介绍,针线簸的精致程度是民间篾匠比拼手艺的“天花板”,要经过三十几道工序,耗时半年编制完成。
李林涛是湖北科技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的一名在校大学生,该校布谷鸟工作室的负责人,同时也是湖北布谷鸟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法人。除了针线簸,他们创作的竹丝灯“小蛮腰”“安塞腰鼓”等非遗竹编品,在传统非遗竹编的基础之上,融入现代的创新设计,同样受到了年轻群体的青睐。
在校大学生是如何喜欢上非遗文化,热衷于非遗竹编品创作,成为当地传承非遗的新势力的?
早在2017年,为了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技能,改善本地农产品、伴手礼包装的视觉形象,推进非遗保护与传承,湖北科技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师生成立了布谷鸟工作室公益组织。2019年,该校又开设了“鄂南竹木文创”课程。课程老师柳燕子邀请竹编非遗传承人进课堂,带领学生走访各地的民间艺人,传授、学习竹编工艺理论、技术要领和操作技巧,吸引了一大批像李林涛这样的学生加入竹编文创制作中。到2021年,布谷鸟工作室成员发展到近百人,团队在工作室的基础上成立了布谷鸟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在培养和提升大学生对竹编艺术的兴趣和艺术修养的同时,专注竹编文创产品研发,传承非遗文化,赋能乡村振兴。2022年,工作室创作的竹编雪花灯获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创设计比赛十佳作品,“竹影灯具设计”获2022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优秀奖,“竹风雅韵”获2022中国包装创意设计大赛优秀奖,多项竹制品还申请了外观专利。
“我们要让非遗不只是在博物馆供人欣赏收藏,真正做到让非遗文化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见人、见物、见生活,做到活化传承、创新传承。”李林涛说,目前,“湖科布谷鸟”已经是咸宁叫得响的非遗文创品牌,应邀参加了湖北省非遗展销会、农民丰收节咸宁站、马桥乡村记忆馆建设和马桥油菜花节、大幕东源花谷樱花节等社会活动。(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程墨 通讯员 蔡亮维 田丽)
作者:程墨 蔡亮维 田丽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