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索
    搜新闻
  • 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以政策和科技支撑食品安全_每日资讯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时间:2023-05-03 09:48:29

    独家专稿

    文|《小康》·记者 袁帅 东莞报道


    【资料图】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现代化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食品加工技术的创新升级。

    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培育乡村产业新业态,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这是预制菜自问世以来,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为期3天的第七届中国国际食品及配料博览会、首届中国国际预制菜产业博览会(以下简称食博会·预博会)便是在这样的时代洪流中顺利举办。来自全国31个省份、20多个国家及地区的1000多家企业,数十名行业专家,以及29个省份农业农村部门的主管领导和200多位市县政府领导齐聚于此,共商预制菜发展大计,谋划预制菜蓝图。

    摄影/宁颖

    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

    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党的二十大明确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为中国农业现代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中国政府始终不懈地把14亿多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农业农村部国家首席兽医师(官)李金祥表示,在中央政府“大食物观”指引下,我国正加快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通过统筹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进一步丰富中国人的“菜篮子”。2022年,中国农产品贸易总额达3343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其中粮棉油糖肉等大宗农产品进口保持平稳,优势特色农产品出口增长较快,不仅满足了中国消费者对高品质农食产品的需求,也提升了全球消费者的福利。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央坚持不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重点在于推动产业振兴让农民富起来。近年来,中国政府大力扶持乡村特色产业,促进三次产业深度融合,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乡村产业发展基础夯实,十年来累计建成15.6万座初加工设施、5万多个产地冷藏保鲜设施,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70.6%,农产品加工企业营业收入近25万亿元。农民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迈上2万元大台阶,生产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

    李金祥分析称,预制菜产业联结生产和消费、产地和市场、农民增收和产业振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对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具体部署,首次提出“提升净菜、中央厨房等产业标准化和规范化水平,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未来将在推动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近年来,我国预制菜产业发展迅猛,相关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达4196亿元,同比增长21.3%,预计2026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去年以来,贸促中心成功举办“中国味道”预制菜推广月活动,并联合质量安全中心和绿色食品中心指导成立“中国预制菜产业联盟”开展一系列工作,推动预制菜产业蓬勃发展。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副代表张忠军表示,人口增加、自然资源退化、生物多样性丧失、气候变化等长期压力以及极端天气、冲突、粮价飞涨等各种冲击因素,正加剧着后疫情时代实现零饥饿目标的不确定性。面对这种不确定性,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关注农业粮食体系的韧性,并不断提高农业粮食体系及其主体在面对各种冲击和压力时的预防、预测、消化、适应和转型的能力,从而从根本上实现粮食和营养安全,并确保人们有体面生计和收入。

    构建有韧性的农业粮食体系,其基石、关键和源泉在于多元化。多元化不仅仅体现为初级农业生产的多样性,更体现为供应链的多样化。长短不一的传统供应链、过渡型供应链和现代食物供应链在国家农业粮食体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都是应对不同冲击和压力时不可或缺的缓冲器。多元化也体现在贸易渠道的多元化。有多个贸易伙伴,就可以从不同的供应来源获取食物,或向不同的需求渠道输出食物。多元贸易下的互联互通会有效地稀释不同冲击和压力对农业粮食体系的影响,从而增强粮食安全的韧性。

    多元化还体现在农业粮食体系主体的多种多样上。从合作社到社区支持的农业,从农业企业到城市农业,不同的市场渠道可以为人们提供不同的粮食安全和营养来源。“ ‘食博会·预博会’作为行业信息交流、产品展示交易、国际市场开拓的专业展会平台,聚集了多元化的农业粮食体系主体;联通着多元化供应链的上下游各端;展示着多元化的食物、技术和服务;促成着多元化贸易的潜力和价值,能够为‘大食物观’下,实现国家层面粮食安全战略注入一股强劲动力;能够为促进全球范围内实现2030年‘零饥饿’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一个可借鉴的良好发展范式。”张忠军说。

    技术赋能预制菜产业进步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是农业科技现代化,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食品加工技术的创新升级。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单杨表示,随着预制菜走俏,预制菜也将成为我国食用农产品生产、加工、餐饮企业、新产品研制与食品科技工作者研究的重要方向。当下,加工技术装备落后、标准缺失等问题制约了预制菜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单杨分析称,目前预制菜产业政策大多出自省市级地方政府,建议由国家农业农村部牵头,联合相关部委,制定出台预制菜发展政策文件,并继续设立科技专项,解决产业中的“卡脖子”技术问题。

    单杨表示,“由于生产车间温度较高,加之现在工厂企业普遍存在招工难问题,所以要实行自动化生产加工,也就是机器代人。格力早已开始布局生产这方面的设备。此外,设备条件也至关重要,比如冷链系统,冷链是品质保证的基本条件。农业农村部现在对冷链进行了一些补贴,希望进一步对企业进行支持,在全国范围内建好配送系统,包括冷链车、配送电的网络,尽快在短时间内把这些产品送到消费者手里。”

    对此,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王守伟介绍,现在预制菜的冷冻缓化综合保鲜技术受到广泛关注,预制菜做得好,冷冻食品解冻不好,同样影响产品的品质。由此,他所在的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针对这些技术研发开展了一些工作,并与企业合作,开发模块化的预制菜杀菌温度技术组合,可以有效避免产品产生罐头味。

    规范生产产品的标准化对于预制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摄影/宁颖

    制定行业标准,促进市场健康发展

    随着预制菜产业快速发展,各种预制菜产品层出不穷。产品的标准化对于预制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单杨指出,现在我国预制菜只有行业制定的团体标准,国家还没有制定行业标准,甚至国家标准。预制菜要实现工业化生产,一定要有国家标准来规范生产。建议成立政府主导的行业组织,引导市场细分化,避免同质竞争、互相压价、低价竞争,协调预制菜行业的规范发展。标准的建立也是菜品质量与食品安全的保障,“要保证原料品质的真实性,以鱼丸为例,不同的鱼、肉价格有很大的差别。在重金属、非法添加生物毒素等的快速检测方面,需要制定标准,加强监管。此外,要从营养与健康的角度扶持传统菜肴的现代化改造。传统菜肴味道好,但重口味,从营养健康方面看需要减盐、减油、减糖,有些还需减辣,不能过分宣传味道好吃,要宣传健康饮食。”单杨说。

    无规矩不成方圆,王守伟认为,预制菜菜肴的标准体系应该分3个方面,一是基础标准,二是产品标准,三是管理标准。基础标准主要涉及预制菜的术语和定义问题,大家都在探讨预制菜,到底什么是预制菜?应该给预制菜下一个科学、合理的定义,所以标准先行,定义很重要。“如何科学地为预制菜进行分类,这就涉及行业急需的两个重要的基础标准——管理标准和产品标准。管理标准应该从预制菜的加工过程和流通过程来开展标准制定的工作。产品标准包括制定预制菜菜肴的质量通则,还要根据原料种类和产品特性加工分类,具体如何分,这是应该关注和解决的问题。特别知名并且形成规模的预制菜品,要根据市场的发展情况制定具体的产品质量标准,这也是预制菜健康发展所必需的一个点。”王守伟说。

    对此,单杨表示,“现在,我国在预制菜方面的标准方面已经有所起步,标准和行业协会都在建立,农业农村部的农产品加工标委会也在制定农产品的标准,标委会提出了两个预制菜方面的标准,都在加速修订的过程中。建议明确预制菜肴的产品属性,加强市场监管;提高行业的准入门槛,提升产业的食品安全水平,不是什么样的单位都可以进入这个门槛,现在预制菜的门槛不是那么低。政府要加大支持力度,加快设备的研发,开发符合消费者需求的产品。”

    谋划地方预制菜产业成长路径

    展现一方水土的乡土资源、展示具有独特竞争优势的产品,多个省市县地方政府谋划当地预制菜产业发展路径,积极做好“土特产”文章。广东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陈良贤表示,近年来,广东充分发挥产业与市场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食品和预制菜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去年出台了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10条措施,成立了全国第一个省级预制菜产业联盟,预制菜产业得到迅猛发展,充分发挥其全国预制菜策源地和火车头作用。

    河南省南阳市邓州市市长黄登科表示,邓州市正在打造粮食精加工大县、畜产品加工大县、肉食品加工大县、油料加工大县。现已创建了花生、红薯、水产、小杂粮、中草药五大农业产业集群,并出台了《邓州市预制菜产业发展五年行动计划》,强力推进预制菜产业上档升级。此外,邓州市还设有预制菜产业工作专班,建设有集研发、生产、加工、商贸、物流、冷藏、保鲜等于一体的专业化生产体系和服务组织,为全国乃至国际预制菜客商提供现代化的优质服务。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呼兰区副区长贾玉国表示,呼兰区充分发挥富集的农业资源、优良的生态环境、独特的区位优势、广阔的承载空间优势,冷链物流体系正在升级打造,食品初级加工产业已经形成,聚焦构建绿色农产品深加工,挖掘地域特色,打造具有呼兰特色的预制菜品,推进“中国寒地食谷”“龙江中央厨房”等新兴品牌市场化,着力构建农文旅融合的产业发展体系。

    浙江省温州市泰顺县委副书记、县长李剑锋表示,泰顺县发展预制菜产业有政策加持之利。中央、省、市为泰顺量身定制了“一县一策”发展政策包。在泰顺,农产品初加工用地的出让起始价允许在不低于对应等别工业用地最低出让价标准70%的基础上综合确定。泰顺县全力培育打造浙闽边预制菜产业基地,全力支持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乡村产业振兴和农民增收致富发挥重要作用。

    (《小康》· 独家专稿)

    本文刊登于《小康》2023年4月下旬刊

    关键词:

    下一篇: 最后一页
    上一篇: "业绩好转,说话底气也足了!"基金投顾面临挑战,券商出手了